您的位置  城市资讯  本地

东莞帮扶韶关脱贫攻坚工作新闻第一现场丨种植草珊瑚,富了黄沙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们做扶贫的,不能急功近利,产业发展不能只看眼前,长效性、持续性才是产业扶贫的根本。我们扶贫,就要为村民打造一套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东莞市沙田镇驻黄沙村第一书记彭松柏,2016年来到始兴县司前镇黄沙村,第一轮帮扶结束后,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留在黄沙。他说,黄沙村持续脱贫的产业机制还未健全,自己不能离开。

司前镇是林业大镇,林下野生中草药材品种较多。黄沙村后的大坑山上长有大量的野生草珊瑚。“这些以前都是野生的,村里人也会上山收割后卖给药贩子。”在黄沙村内的温室大棚,记者见到了该村贫困户李小红。对于草珊瑚,她并不陌生,只是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照顾”起这种原本不太值钱的“野草”。

黄沙村内这30亩草珊瑚育苗大棚正是彭松柏口中该村产业的“冰山一角”。彭松柏说,要看清整个草珊瑚产业,还要爬上村后大坑山。盛夏时节,空气闷热,上山路上,记者感到每一步都是煎熬,可彭松柏却步履轻快。踩着彭松柏的脚印,记者终于来到大坑山腰,这里茂密的林木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阴凉。彭松柏指了指路两旁说:“这就是草珊瑚。”沿路边向山坡下眺望,整一侧山坡的树影下全是草珊瑚。

贫困户在草珊瑚育苗大棚内干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沙村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多,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并征求专家意见后,与村“两委”研究制订了黄沙村三年帮扶规划,确定将草珊瑚作为该村扶贫主导产业,以产业促脱贫。

坡地上,贫困户曾祥胜正在打理着草珊瑚他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草珊瑚移植到山坡后,只要稍除一下杂草,旱的时候浇些水就可以了,管理简单,收入也很稳定。”曾国祥以前全家一年只有两万的收入,现在仅他一人做工,一年就有两万多元。

贫困户在打理大坑山坡地上的草珊瑚。

为解决草珊瑚的销售问题,2016年底黄沙村成立黄沙中药材(草珊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1万亩草珊瑚保价收购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运营,为黄沙村草珊瑚种植提供技术和产品保价回收。黄沙村按照1:2:7的比例对草珊瑚项目收益部分进行分配,其中10%归公司,20%作为产业帮扶资金收益分给入股贫困户,70%归村集体。

目前,合作社共种植草珊瑚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镇村种植695亩,2019年带动8个贫困村160户贫困户。截至2020年6月,黄沙村草珊瑚产业项目实现销售收入超68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7万余元,为合作社增收近7万元,为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42户123人,共增收24万多元,户均增收约2000元。预计2020年底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该项目人均增收近3000元。

今年,黄沙村的草珊瑚更被列入2020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

“虽然辛苦,但是看到每一个项目,尤其草珊瑚渐成规模,我们帮扶队员们都非常高兴。一棵草珊瑚生长周期能长达10年,期间每2年可收割一次,能长期产生效益,保证贫困户得到比较稳定的收入。”看着如今漫山遍野的草珊瑚,彭松拍成就感满满。他预计,到今年底,草珊瑚能为黄沙村带来约190万元的收益,全村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0元。

“粤康码”使用指南

↓↓↓

↑↑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文/图: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俊

编辑:肖声扬 校对:陈忆文

责编:石黎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