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八旬老人买回大把“保,一帘妖梦健品” 惹人恼的保健品推销能不能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3-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片

  南京一位八旬独居老人接到推销保健品的电话,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洗脑”,相信所谓进口保健品的功效,几年间花大把积蓄买了一屋子,直到最近手头紧张向子女借钱才露馅。近年来,类似通过电话、上门、讲座等方式专门向老人推销保健品、进而圈走钱财的事情不断出现。然而,面对老人子女的报警,相关部门处理时也很为难。在此提醒市民,多回家看看老人,才能帮老人守好养老钱。

  扬子晚报记者 季宇轩 于英杰

  这是一场实打实的骗局

  一老太痴迷买保健品掉进连环骗局

  看杂志买鱼油保健品,到货后发现被骗

  八旬洪老太和老伴一块住,前段时间在家浏览推销员送的杂志时看中一款鱼油保健品,通过杂志上的电话向这家公司定了一箱,价格2800元,约定“货到付款”。

  没过几天,洪老太收到了货,但发现鱼油是假的。一箱共24瓶鱼油,她只打开一瓶,其余23瓶想退回去,便打电话给厂家,要求退款退货,遭到拒绝。事情发生后,要强的洪老太并未告诉老伴和儿女,也没报案。

  “鱼油公司正被调查,我们帮你申请赔偿”

  3个月后,洪老太接到一名自称何某的电话,他说自己是北京社保局的主任。何某告诉洪老太,她3个月前买鱼油的那家公司正在接受调查。随后,他与洪老太核实了购买细节,承诺将帮洪老太补偿。

  几天后,洪老太又接到何某的电话。何某说可以帮洪老太申请赔偿,但要先付1500元手续费。洪老太一心想拿到赔偿款,再加上何某免费寄来一箱保健品,彻底相信了何某,通过快递将1500元装在包裹中寄给何某。第一次洪老太寄完钱后,何某寄给她一张银行卡,称赔偿的费用将打到银行卡上,让其妥善保管。之后,何某又以各种申请赔偿手续的名义让洪老太寄钱,深信不疑的洪老太陆续给何某寄去7笔共计27000元。

  洪老太说,她每次寄完钱后几天都会收到何某发来的收款确认单。民警看到,这些收款确认单实际上是没盖章的存款余额表、资产负债表、增值税个人税表,每张纸上只有一些数字,甚至有的单子是洪老太自己填的。

  送赔偿费的“主任”遇车祸,老太发现被骗

  此后一个多月,何某通过电话告诉洪老太,她的赔偿款批了,共48000元,他们准备到每个受害者家里,现场返还赔偿金,预计月底会到洪老太家。

  洪老太十分欣慰,但没想到,快到约定时间了,她接到一自称某银行“局长”的电话。该“局长”说,原本准备来南京的何某出了车祸,没法给其送赔偿金了。洪老太想去看望何某,没想到对方挂断电话。洪老太再拨发现打不通了。

  冷静下来的洪老太发现被骗了,但始终未将此事告诉老伴。前些天,老伴看到柜子里的奇怪“账单”才发现真相,并陪她报警。

  这是一场实打实的忽悠

  七旬老头花万元要买8床“保健被”

  很多老人喜欢在广场、公园聚在一起玩,打着不轨算盘的保健品公司就盯上他们搞保健品促销,忽悠他们买各种名目的保健品。

  此前南京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七旬李大爷退休后在公园散步,听说广场上来了讲师团决定一探究竟,到那儿时,已有40多个老人围着几张桌子认真地听。主持人解析了一番老人常见病,然后推荐一种能治疗这些病的保健被,称这被子能降压,改善睡眠,还能改善心脑血管等疾病。买2床被子,享受返利:原价每床1200元,2床返400元;如果一次买8床,就能入股他们的基金,每月再返利100元,直到把本全赎回。

  “白拿8床被子,还享受保健功能,好事就在眼前。”举办方还让人现身说法。架不住忽悠的李大爷果断出手,一次性要买8床,全家每人一床。就在他准备交钱时正好遇到民警,经过民警解释才醒悟。

  家住南京五台山的刘大爷就没那么幸运。他在广场上被推销人员盯上,随后听了保健讲座,觉得自己浑身有病,不断买保健品。更让人吃惊的是,老人非常信任讲座老师,对方推销什么他就买什么,前后花了三四万。刘大爷专门躲着家里人,直接把买好的保健品寄存在人家公司,还没吃完就有人送上门,服务好到家了。

  警方提示

  这类推销可能暗藏诈骗或集资犯罪

  面对各种各样的感情推销术和电话诈骗术,老年人防不胜防,一旦“中招”往往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家人对此非常着急,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不要让这些坑人的推销存活下去。

  警方有关人士表示,这类推销往往打擦边球,一般是夸大产品作用,销售价格虚高,但属于手段不当的促销行为,一般够不成犯罪,警方不好直接介入。只有推销产品造成后果严重,可能构成犯罪,才能以涉嫌非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注册商标等罪名查处。

  不过,如果促销商家没合法手续,是三无产品、假冒伪劣抑或仿冒名牌等,就是违法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由后者调查处罚。

  警方人士指出,老人不光易被各种推销活动忽悠,而且稍不注意会陷入形式隐蔽的诈骗或非法集资陷阱。下面两种形式要特别警惕:一是打着“讲座”幌子,向老人特别是身患疾病的人推荐会员卡,以“体检”、“疗养”等为诱饵,收取高额会员费进行非法集资或诈骗;二是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名义,以获取老人信任,让他们口口相传,演变成非法集资或诈骗。

  律师观点

  针对老人的保健品推销,从法律意义上说,到底有没有办法来规范呢?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蔡庆涛律师认为,这些行为看似简单,但大多游走在法律边缘,是否犯法乃至犯罪,要看是否存在虚构事实、夸大宣传、以次充好乃至诈骗等行为,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夸大宣传涉及交易诚信问题

  蔡庆涛说,我国缺乏对保健品安全监管的专门法律,同时存在行政监管机制不合理,行政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保健品市场可谓是乱象丛生。如果老人遭遇商家夸大保健品效果,进而买了这些保健品,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商家违反交易诚信原则,老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权益。

  涉及骗取钱财就是违法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