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请给产业健,光明磊落造句康合理的政策环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3-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请给产业健,光明磊落造句康合理的政策环境

  不同于汽车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汽车产业受政策影响特别大。近几年来,汽车产业法制化管理、简政放权的思路一再被提及和强化,然而政策环境并没有太大改观,,产业政策依然不科学、不规范。

  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政策引导是必然。然而政策的过度干预,有可能让企业疲于应付,而让“政策引导”变成了“政策主导”。在此,笔者有几点想说:

  第一,政策出台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汽车产业政策一直有不系统、不连贯,甚至交叉重复的特点。此次国六的推出,让很多自主品牌难以接受,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缺乏科学性,过渡周期太短,技术难度太大,没有技术优势的自主品牌难以应对。反观欧美汽车产业成熟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成体系,也相对平稳。

  国六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汽车产业政策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汽车产业多头管理、政策的不科学和交叉重复给产业带来了不少障碍。以2016年为例,先有京六与国六的“内讧”,再有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乘用车油耗以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制的“纠缠不清”,这些政策的交叉重复,甚至互相打架让观望中的车企叫苦不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尴尬更是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如过山车般起起伏伏。

  笔者在最近参加的一次汽车行业会议上,听到了不少关于汽车产业政策不成体系、不规范的声音,很多产业政策制定得随意性太大。政策的随意性和碎片化导致产业政策在实施中存在较大阻力,不利于政策执行,也不利于产业发展。

  第二,政策制定避免“闭门造车”。我国的很多产业政策过分倚重政府权威,缺乏权衡评估机制,汽车产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形。比如在国六的制定中,就有企业人士抱怨国六政策出台得太过突然,并没有太多参考行业乃至企业的意见。

  第三,政策制定要考虑产业实际情况。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有些“急功近利”,往往政策出台几个月就开始实施,或者短短几年就要实施,没有给企业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和产品研发。在国六的推行中,笔者从企业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时间不够,加班加点也达不到要求。企业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因为任何一个产品的诞生、一项技术的进步都需要基本的周期,这是惯例,也是规律。

  第四,给正在上升的自主品牌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往,自主品牌备受诟病,“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自主品牌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产业政策又有过多保护。”如今,政策保护慢慢退出,汽车产业也进入新常态,自主品牌正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出路,且在最近两年有了不少起色,或许这是自主品牌成长的最好环境。然而,政策的制约可能让上升中的自主品牌深陷艰难处境。有汽车企业人士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乘用车油耗法规和国六在2020年同时实施的话,以A级车测算,一辆车的成本要增加11000元左右。“这会置自主品牌于何境地?”这可能不只是一家自主车企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