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资讯  热点

建文帝:一个在削藩时,完美避开正确选项,让自己丢失帝位的皇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2-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应天皇宫驾崩,留下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朱元璋晚年一直就在忙活一件事,那便是为皇孙朱允炆铺路。临终前,他还秘密嘱咐驸马梅殷,一定要尽心辅佐新君。朱元璋驾崩几日后,朱允炆遵遗诏正式即位,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即位后,就开始考虑要怎样削弱藩王的势力,集中皇权。结果因为他的削藩,激怒了燕王朱棣,朱棣于北平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棣率领的燕军虽然兵强马壮,但毕竟只占据北平一隅之地,要和建文帝掌控的中央势力相比,还是处于弱势。所以一开始,朝廷方面就很有信心,打算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最终将燕军围歼于北平。

只不过没想到,最终明军没有打到北平,反而是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回天乏术,只能在宫中放了一把大火。等朱棣进宫的时候,建文帝已下落不明,这场叔侄之战,彻底落下帷幕。朱棣以少胜多,以地方战胜中央,这在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建文帝,可以说是活生生将一手好牌打烂。皇帝想要削藩,这点无可厚非,但建文帝是一个在削藩时,可以完美避开正确选项,让自己丢失帝位的皇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避开了哪些正确选项。

一、放走朱棣

在文章开头,我们看到了朱元璋的遗诏内容,里面有一条就是,不许藩王回京奔丧,这是害怕引起什么变故。然而朱元璋驾崩后,朱棣仍然不顾遗诏,直奔京师。朱允炆知道后,勒令朱棣返回北平,对此朱棣十分不悦。要说朱允炆此时赶朱棣回去,也是为了遵守朱元璋的遗命,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但之后就不同了。

建文帝即位后,对这些藩王的存在很是忧心,他便将燕王府的长史召至京师,表面让其入朝奏事,实则密令他回去监视燕王府的一举一动。朱棣察觉事情不对,不听诏令亲自入朝,甚至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当时户部侍郎卓敬密奏,建议将朱棣徙封至南昌,可建文帝以“骨肉至亲”为由给拒绝了。朱棣知道皇帝对自己有了戒心,便赶快回了燕王府,并开始称病。

后来,朱棣的属下被处死,建文帝下诏问责燕王。于是,朱棣开始装疯卖傻,大夏天的围着火炉喊冷,还在街上狂走,抢别人东西。还是燕王府长史告密,称燕王是装病,朱棣这才暴露。只不过这时候,建文帝已经放走了朱棣,以及他的三个儿子。

二、放走朱棣三个儿子

接着我们就要来说说,建文帝放走朱棣三个儿子的事了。虽说表面看来,建文帝代表的中央势力要强得多,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他在面对比自己经验老到,又十分狡猾的叔叔们时。即使建文帝有再大的胜算,也不应该嫌弃自己手上的筹码多才对。

当时建文帝开始清算朱棣身边人,朱棣自然是明白一切的。为了自保,朱棣已经开始招降蒙古士兵,以扩充自己的兵马。不过,此时还不能说他已坚定了要起兵的心,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正在南京为人质。

很多人都知道,朱棣这一生,一共有过四个儿子,其中幼子夭折。朱棣在登基之后,也一直没有儿子出生,所以有他三个儿子在手,朱棣无论如何都会有所顾忌。当然有人会说,朱棣也不会知道,将来他有没有儿子,万一他选择破釜沉舟,不顾儿子生死呢?

要知道,这三个儿子,全部都是燕王妃徐氏所生。徐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她与朱棣夫妻感情深厚。加上朱棣这三个儿子,有文有武,在他心目中,可比少不更事的建文帝强多了。也就是说,朱棣是不会不顾儿子死活的,只要建文帝牢牢掌控他三子性命,朱棣就不敢轻易起兵,除非实在到了万不得已那一步。

然而,朱棣始终比朱允炆要狡猾一些,他就是看中朱允炆顾念亲情,性情温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所以决定打亲情牌。他又是装病,又是装疯,一次次请求建文帝谴回他三个儿子。或许在这个时候,建文帝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昔日明朝独一无二的皇太子朱标,想到父亲已逝,自己没能好好尽孝,不想看到堂兄弟们也有此遗憾,于是就将朱棣的儿子们放回去了。

如此一来,建文帝手中的筹码没了,朱棣也敢正式起兵了。历史学家们,将建文帝的这一决定,称之为“愚不可及”。

三、贸然行动,废掉五王

朱允炆本来性子就温和,还没等坐稳皇位,也没想出更万全的计策,就草率开始削藩。他第一个,就对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朱橚下手,其实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皇帝的目标是燕王。

周王轻松被废,让建文帝对削藩之事有了信心,他开始接连清算另外几位,势力相对较弱,也比较好找出问题的藩王。于是在建文元年四月,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先后被废为庶人。两个月后,岷王朱楩也被废为庶人。短短几月之内,连续五位藩王被削,建文帝成功令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加剧。

其实并不是说,建文帝就不该削藩,只是他太过着急,连方法都没想好就贸然行动。他的确看似轻轻松松,就削了五位藩王,可这样做无异于打草惊蛇,也等同于在逼其余藩王为自己“谋出路”,更是为朱棣留足了准备时间。

四、让朱棣抓到把柄,有了起兵理由

建文元年的年中,建文帝刚刚接连削了五位藩王,紧接着,有人抓到了朱棣手下两名官员。这两人被押送至京师,建文帝以“煽惑罪”将他们处死,实则是在清除朱棣身边的人,可做法实在太过高调。这不,刚好就让朱棣抓到了把柄,找到了发兵的理由。所以朱棣以要为朝廷铲除奸佞为由,很快就向北平周围的几个州县发起了进攻。

为了让自己出师有名,朱棣不断为自己找借口。比如他“解释”自己是在终止内乱,此举既忠义,又遵守了儒家的孝道。比如他指责建文帝,在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都不许他进京奔丧,让他被迫做了不孝子。比如他斥责建文帝身边的人,说他们以不利言行诱惑皇帝,导致他们叔侄失和,让皇帝竟然对自己的叔叔进行迫害等等。

从建文帝开始清除朱棣身边人就可以看出,他的确是没什么经验,要对付朱棣这种“老狐狸”,必须“快、准、狠”。可惜建文帝决定先对其他藩王下手,这就已经慢了一步,又想不到好的办法,对准朱棣下手,而是采取直接处死其身边人,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建文帝也狠不下心,在他从小接受的教育里,是不允许自己伤害叔叔性命的,他只想削去藩王的势力而已。

五、不会用人

建文帝即位后,对三个老师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他们就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人确实都很有学识,黄子澄是深受世人尊敬的儒家学者,齐泰是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方孝孺也是声名卓著的学者,虽未中过举,却以文章和政治思想闻名于世。

不可否认,这三人在对建文帝的教育上,的确功不可没,建文帝也很尊敬他们。因此建文帝即位后,将他们视为心腹,他们负责研究新政策,目的是帮助建文帝加强皇权。只可惜,这些人空有一身抱负,却都是书呆子,在面对重大问题的时候,往往只限于纸上谈兵,这便彻底误了建文帝。

其中,建文帝尤其信任黄子澄。比如当初在讨论削藩顺序的时候,齐泰建议应该直接向实力最强的燕王下手,但黄子澄反对,说燕王身上不好找问题,还是要先找有问题的藩王下手。其实当初朱棣无诏擅自进京,并且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就已经是很大的罪名了。可建文帝选择采纳黄子澄的建议,便接连对五位藩王下手,给了朱棣准备时间。

又比如朱棣请求谴回他三个儿子时,齐泰建议不能放,更说朱棣次子朱高煦和他父亲一样善战,如果放回去,朱棣只会如虎添翼。可黄子澄再次反对,他建议建文帝放了朱棣三子,还天真认为,说不定朱棣会感谢建文帝此举,彻底放下起兵的念头。

再比如靖难之役开始后,建文帝先是派老将耿炳文出战。耿炳文虽然也吃了败仗,可当初他被迫逃入真定城后,率领不到十万人的残部,闭门固守了三天。燕军三日无法攻克真定,只能选择先返回北平。就连朱棣自己都知道,要是长期与耿炳文周旋下去,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而且战事也会拖得更久。

就在这时,黄子澄再次提出建议,要建文帝换掉耿炳文,改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众所周知,李文忠既是朱元璋亲外甥,也被他收为养子。李文忠骁勇善战,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死后配享太庙,肖像悬挂于功臣庙里,位次第三。

然而,作为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却是个纨绔子弟,史书记载其:“寡谋而骄,色厉而馁。”说白了,和他爹完全两回事。因此,李景隆根本就不可能是朱棣的对手,自从他带兵后,明军节节败退。

连朱棣都嘲笑李景隆说:“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就是说兵法有“五败”,结果李景隆全犯了,于是他很放心自己带兵去援救其他地方,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告诉他,要是李景隆打来,只要坚守就好。

胜负已定

当初朱棣嘲笑李景隆,说他兵法里的“五败”全犯了,其实建文帝又何尝不是呢?说白了,朱允炆还是太嫩,以他的性格,要是做一个守成之君,肯定会很合格。但朱元璋却把削藩这么重要的事情,留给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朱棣这些藩王,见惯了战争场面,即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他们也不会胆怯。更是因为知道战场上生死只是一瞬间,所以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犯任何错。

可朱允炆就不同了,他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他父亲朱标继承皇位。朱标的去世,让朱允炆摇身一变,成为皇太孙。还没等爷爷朱元璋教会自己怎样去做一个皇帝,就被拥上了这个位置,他能够依赖和信任的人,也就只有黄子澄他们了。

因此,与其说朱允炆在削藩时,完美避开了正确选项,倒不如说,他从来就不知道,该怎样去选择。治理国家如此大的重任,突然交给少不更事的朱允炆,的确太过为难他了。虽说他当了四年的皇帝,可这四年,都是在“靖难之役”中度过的。如果朱标没那么早去世,如果朱元璋当初是继续从儿子中挑选继承人,想必朱允炆后来的生活,都要幸福得多。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靖难之役后,这位曾被无数个选项难倒的建文帝,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无人知道他的下落。与此同时,明朝多了一位“永乐大帝”。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皇明祖训》《国榷》《明通鉴》等)

,女生爱女生漫画,伊始是什么意思,love教程 http://www.cityruyi.com/lm-1/lm-4/1713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8·30广州岑村ufo事件,乡村爱情7演员表,sbs人气歌谣直播
  • 编辑:洪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