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经济  金融

成都拿出两大“利器” 帮助企业迈过融资这道“坎”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报记者 程文雯

  安排3.93亿元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共同设立信贷资金规模达53.22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帮助2543家(次)企业获得“科创贷”信用贷款55.06亿元……12月24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一组数据,展现成都科技企业发展活力。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不少科技型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道“坎”。近年来,先导生物、极米科技、锐成芯微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都拿出两大“利器”,帮助企业迈过融资这道“坎”。

  建一座“资金池” 3.9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53.22亿元贷款

  提起极米,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在创业之初,这家企业也曾面临融资难题:作为一家轻资产的科技公司,没有房产和固定设备,尽管前景不错,但要获得银行贷款却困难重重。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科技企业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占比高,但这些最宝贵的“资产”却很难作为贷款抵押;对金融机构来说,很难准确定义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收入等,发放贷款又担心风险过大。

  该如何破题?成都建起一座“资金池”,来增强银行对科技企业的信心。

  为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的债权融资“首贷”问题,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市财政局,协同推进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创新:将原先无偿拨付给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增信+补偿”机制,当企业发生贷款逾期损失时,对合作银行给予风险补偿。截至目前,成都已联合15家银行、3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机构、1家科技小贷和9个区县共同设立信贷资金规模达53.22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而其中的财政资金仅3.93亿元。

  成都创新多元化风险缓释模式,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消除银行的后顾之忧。“科创贷”引入市区两级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与银行共同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分担银行在开展“科创贷”业务过程中由于企业债务违约等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银行+政府”“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担保”的信贷融资模式;确立差异化风险分担比例,政府最高分担60%、银行最多承担40%的风险,形成“多方协同、风险共担”的债权融资新模式。

  建一座“金融服务超市”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日前,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在英国伦敦发布,首次引入金融科技排名,成都金融科技排名全球第18位。

  亮眼的成绩离不开科技企业的支撑。在成都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创通”上,一组数据印证成都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目前,平台已有双创载体289家,双创导师947位,科技成果2237项,累积技术交易额达4023亿元。

  “科创通”平台按照“线上平台+线下活动+双创载体”三位一体的架构,聚合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上市融资服务、科技与专利保险服务、资本要素市场、投融资中介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资源,建一座产品丰富的“金融服务超市”,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精准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成都还开发了科创投、科创保、科创券、科创贴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此外,成都还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在企业债权融资、创业投资、上市融资等投融资环节,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信用评级补助、天使投资补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改制与挂牌补贴等方式实现财政金融联动,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同时设立规模为4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解决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