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经济  房产

甘肃关于加快补齐发展短,璀璨人生共多少集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3-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7月29日)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围绕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正视我省发展短板

“十二五”时期我省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全国相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还存在许多短板。

(一)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业转型升级基础薄弱,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弱、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到2015年末,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289万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低、不稳定;建制村通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富民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重大项目支撑。

(二)总量供给不足,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一是交通网络化程度低,覆盖全省的交通骨干网络尚未形成。全省铁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运营里程仅占全国路网规模的3%。市州之间连接公路的等级较低,只有5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全省尚无立体化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民航机场数量较少,机场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航线网络不完善,支线机场体量小、亏损严重。二是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流域、区域间水系连通程度低,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供水可靠性不高,城乡经济和农业生产应对持续性干旱能力依然脆弱。三是生态地位重要和保护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艰巨,治理难度加大,全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7位,90%的可利用草原出现退化,沙化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湿地功能退化,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7.37%,生态灾害频发多发,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路网密度低,道路拥堵问题突出;供水管网老化、漏失水较为严重,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排水管道密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3%,城市污水处理率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5个百分点;集中连片供热设施建设不足。全省城镇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五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仅为33%,农村4M带宽覆盖率65%,网络覆盖深度广度、宽带普及水平、业务应用水平等基本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电信业务总量、用户、宽带普及率等基础指标排名处于全国后列。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一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型产业结构带来的成本压力和风险增大,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且以“原”字号和“初”字号为主;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产业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不足以弥补传统增长动力弱化所形成的缺口。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软件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薄弱,产业竞争力弱。三是风光电等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不强,跨区域电力外输通道建设滞后、外送通道容量偏小,调峰能力不足,制约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城乡配电网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局部电网结构薄弱,部分农村地区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不高。

(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一是教育总体发展程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年(我省8.5年,全国为10.5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与优势不明显,缺乏竞争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债务沉重,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仅为57平方米和27平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二是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健康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城乡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居民可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水平低,现有机构护理型床位只占1.5%,护理员队伍规模小,人员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尚未形成。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在60%以下。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服务管理人员缺乏,服务质量效益水平低。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省39%的3A级以上景区道路在三级以下,没有形成一家固定的景区大型驻场演出项目。

(五)人力资本发展支撑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化水平低,各类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质量不高。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发展滞后,创业孵化能力薄弱。就业退出人员流转安置机制尚未建立,保障兜底水平低。二是创业环境亟待优化,创业园区建设滞后,相关服务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各地财政资金对初创人员、创业困难人员扶持力度较小,对就业创业投入不足,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呈现下滑趋势。专业技术人员中高职称人员流失严重,创业软硬环境建设亟待同步推进。三是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弱,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缺,研发设计乏力、规模小;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产学研用融合度还不高,科技成果没有实现有效转化。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正视困难,,下大力气化解困难矛盾,补齐发展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有效供给,增加和激活有效需求,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我省转型发展,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优先补齐扶贫短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