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阳江

朝贡体系的东瀛镜像:明王朝建立东亚秩序的努力与破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者=陈枫

本文系《经济观察报·书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明一代,一直深受倭寇的侵扰。早在元朝时期,倭寇就已经在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行劫掠活动。根据《元史》记载,武宗至大元年,枢密院就曾上报皇帝:“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至正二十三年八月“倭人寇蓬州……倭人连寇濒海郡县。”到了明朝时期,倭寇的活动更加猖獗。从时间上说,“倭寇之患”几乎和明代历史相始终。明代初期记录倭寇侵扰,最早要数洪武二年一月《太祖实录》:“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自洪武二年(1369年)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倭寇从广东揭阳地区彻底被击退为止,共计二百四十九年之久。倭寇破坏巨大,在其最为猖狂鼎盛时期:“连舰数百,蔽海而至”,在沿海数千里海岸线上同时进扰,规模之大达数万人。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倭寇“官庾民舍,焚劫掠夺,发掘冢坟,束婴孩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就东亚整体秩序而言,倭寇不仅构成了元末及明代中原政权与日本进行正常经贸交往的破坏因素,也成为朝鲜民众至今难以平复的历史痛点。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倭寇”的概念始于高句丽广开土王碑中:“倭以辛卯年来渡海”和“倭寇溃败”的文字记载。“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谓;“寇”,匪也,“倭寇”即指来自“倭”国日本的盗匪。《汉书·地理志下》中写“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唐代颜师古引《魏略》中也曾记载:“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倭寇是如何跟日本划上等号的?倭寇的的构成包括什么?刨除因民族主义而带上恩怨情仇色彩的倭寇到底是怎样的?倭寇与明王朝的东亚秩序的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是当今学界“倭寇”研究的主要议题。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刘晓东教授的新著《“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一书,通过明史典要实录以及史料中有关日本、朝鲜的相关记载,对“倭寇”的上述议题在学术上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梳理和研究。

倭寇的定义和产生

传统研究认为,倭寇就是指日本的强盗。到16世纪前后,倭寇的含义却并非如此简单。就倭寇的实质而言,刘晓东认为其是“一部分明朝、日本及朝鲜人组成的劫掠与走私群体。”根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年间湖广道御史屠仲律曾上书皇帝称“夫海贼称乱,起于缘海奸民通番互市,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宁绍十五,漳泉福人十九,虽概称倭夷,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从东亚整体视角来看,刘晓东认为“倭寇既非脱离了国家概念而呈现出极强自我意识的具有较强政治诉求的社会群体,也非从属于某一单独国度的海上势力集团,而是在东亚各国自身社会变迁及其交互影响的促动下,一部分来自明朝、日本、朝鲜的滨海之民,为谋求经济利益联结而成的以海洋为舞台、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的民间劫掠与走私群体。” 从明王朝官方的认识来看,之所以将倭寇与日本联系起来,与嘉靖年间“宁波争贡”以及“大倭寇”有关。而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战争以及对明朝的觊觎,让明王朝基本确立了倭寇等同于日本的观念;受“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朝鲜和韩国的研究者出于“自我防御心理”,也很容易简单地把倭寇等同于日本。

《“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

刘晓东/著

中华书局

2019年6月

倭寇产生的背后有深刻政治经济因素。一方面,从日本国内来说,十四至十六世纪,日本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因此和发展水平更高的中国进行贸易(明朝政府所谓的“进贡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扩张海外市场也为日本国内的产品生产提供了保障。室町幕府时期,手工业逐渐从家庭作坊中独立发展出来,生产出很多东亚闻名的特色物产,包括“东北的麻、大和的纸以及山城的刀剑”等。日本学者伊豆公夫在《日本历史讲话》一书中,描写了此时的日本外贸需要:“对外贸易的关心,在全国取得很大的普及,把京都拿来做例,当地的封建诸侯,甚至不顾自己的危险和恐惧,组成小规模的探险队,来搜寻海上贸易的对象。”此外,航海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日本海外贸易的可能,也为日本诸侯武士进行海盗事业提供了条件。而正常的海上贸易之所以走上暴力海盗的途径,还与日本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有关。从1335年到1392年,日本进入了南北朝战争;从1467年至1567年,又进入了长达百年的诸侯混战,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不仅严重破坏了日本的社会经济,也削弱了统治阶层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武士阶层因此失去地位和经济来源,他们和因战争、赋税徭役所迫而破产的下层民众结合在一起逃亡海上,劫掠商船。另一方面,从中国来讲,明王朝建立以后,国内的局势逐渐稳定,经济也逐步恢复和发展,沿海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海上贸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后,更刺激了沿海商人向海外发展,但是沿海倭寇的侵扰又迫使明政府封闭起海外贸易的大门。官府的禁海法令并未在民间得到彻底执行,沿海豪强奸商因利益走私而至勾结倭寇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元末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利的方国珍、张士诚的残存势力也逃亡海上,占据岛屿,勾结海盗,成为海寇。

明初的对日政策

历经元末长期战争破坏,1368年,明王朝总算建立起来了。然而,此时在西北依然存在着蒙古卷土重来的危险,在东南则面临海上敌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