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阳江

中国人不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叶朗先生以人(赏美者)与美(被观赏的对象)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探讨东方美学。而东西方美学的差异性在这个过程中也被清晰明确地体现了出来。不同于西方美学在人与命运抗衡的二元对立中绽放出悲壮色彩,东方美学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显现出温婉、优雅的气质。因此西方美学中孕育出了俄狄浦斯王,而东方的庄子却让自己活在了蝴蝶的梦里。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柳宗元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思想,这就是,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完整世界)。“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自在之物)。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一个客观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它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心灵”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萨特说,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个统一的风景,因为有了人,“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统一的风景中显示出来”,这就是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萨特又说,“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了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状态之中”,这也就是柳宗元说的,“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对于柳宗元的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n
  •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 /n
  •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 /n
    /n
  •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每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 /n

现在我们把前面说的总结一下。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第二,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

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把这三个层面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个命题的内涵得到一个认识,那就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2.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的又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美”的主观性的问题,涉及对“自我”的看法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美”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美”又是对实体性的自我的超越。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已指出自我并不是实体,他指出,笛卡尔把进行认识的主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