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文化  文化

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用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看点: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其中多个要点涉及教育领域,包括: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县城和中心镇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开展耕读教育。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

在六安市霍山县,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1984年创立,在荒山之中建成,至今已有37个年头。校园一隅的老砖瓦房是这所学校最初的模样,也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而一起见证这所学校岁月变迁的,除了那间旧瓦房,还有校长董爱民。

1988年师范专业毕业后,董爱民随即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在乡下农村小学执教三年后来到这所学校,开始了与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的同行岁月。从荒山矮房到楼体校舍,从泥巴小路到塑胶跑道,从粉笔黑板到平板投屏,这是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的30年,也是校长董爱民的30年。

22位乡村教师的坚守与渴望

在城镇化进程的裹挟下,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与大多数乡村学校一样,面临着生源流失、师资短缺与结构老龄化的困境:九十年代初,学校在校学生400余名,进入21世纪后逐渐减少,当前在校学生227名,但这在目前的霍山县,已经算是规模较大的乡村校了。

发展进程中,一些老师有了更好的去处,更多的老师选择留下坚守,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目前有教师22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其中有7人达到了50岁。寒来暑往,他们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努力做乡村娃娃们的“燃灯者”,争取让更多孩子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2位教师中,有1名省级高级教师,6名市级高级教师。在不遗余力、想尽一切办法点燃教师专业发展激情的同时,董爱民也清楚地了解教师们的渴望:接触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家乡就能享受属于他们的好教育。

办学条件和质量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董爱民认为,这句话对于城乡郊区的学校而言,更为重要。

学校是幸运的,从2004年的“农远工程”,到2012年的“班班通”建设,再到2020年全市统一进行“智慧学校”建设,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中,学校迎风而上,向标而行。

信息技术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渡桥

2020年9月,六安市全面开展智慧学校建设项目,覆盖全市773所学校,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是在10月12号收到了智慧课堂设备,董爱民回忆道,那是学校异常热闹的一天,“收到平板的孩子们像是过节一样。”

董爱民觉得信息技术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渡桥。“班班通那会儿我们是尝过甜头的,现在全市进行智慧学校建设,我们更不能落后。”下符桥镇税务希望小学现有4个班级率先配备了智慧课堂设备,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智慧课堂使用与管理方案,希望探索出符合自身校情的智慧课堂模式。

培训不间断,进步不停歇。学校与科大讯飞团队紧密联系,对教师团队进行持续的技术培训,“我们的老师学习热情都比较高,12月份有场集中培训,那天下雨特别冷,有些老师是不需要外出参加培训的,但他们还是主动要求参训,全程积极与培训老师互动。”说起教师团队对智慧教育的学习热情,董爱民校长面露欣慰笑容,这是全校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快速提升的一个阶段。

同时,学校还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开展公开课教研,促进智慧课堂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董爱民自己也面向全校开展了多次智慧课堂公开课,期待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应用。

“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包括我个人,一直都很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技术确实能解决一些实际的教学问题。”董爱民自己是语文教师,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长征》那一课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这样的景象实在难以用语言向学生描述,但他从系统中调出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学生就能非常直观地感受,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力量。

智慧课堂让教学大不一样

副校长张力今年46岁,兼任数学老师,从教几十年来,手捧书本,在黑板上记录下一道又一道难题,划下一个又一个知识重点,是他课堂教学的常态,2020年底接触智慧课堂以来,他坦言:“我的课堂变得大不一样了”

上新课时,他会先布置预习任务,并在系统中给孩子们布置预习作业,通过后台反馈的作业报告,清楚看到每一位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掌握度,从而给备课提供参考,而系统中也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与教材上的知识点一一对应,帮他大大节省了备课时间。

在课堂上,他也可以通过平板随时布置课堂练习,通过即时反馈,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灵活地转变教学侧重点,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将所有知识点都按顺序讲一遍,或者仅凭着经验来进行侧重。“我觉得自己现在教学的每一步都有据可依,做到心里有数了。”

孩子们最喜欢的则是智慧课堂的抢答、小组PK等功能。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所有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挑战。智慧课堂通过抢答、大屏随机滚动名单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在课堂上瞬间点燃学习热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老师,再多布置一点作业吧!”

题目抄写、作业批改、错题订正、作业讲评……曾经,这些问题需要耗费师生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应用智慧课堂之后,作业好像不再是负担,反而成为一件充满新奇趣味的游戏。

董爱民分享了在办公室听到的小故事:有位老师在用智慧课堂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原本计划布置15题,但学生们一直吵着说“老师,再多布置一点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作业从15题加到了30题。“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多布置作业,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在智慧课堂的作业板块上,师生们可以再平板上操作,不需要抄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董爱民感慨技术为课堂内外带来的变化。作业提交修改后,学生立马就能看到错题订正和讲解,系统会再推送类似题型帮助巩固,让学习更加精准高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激发了学习的自主性。

“乡村教育,还是很有希望的”

作为学校一路变革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张力感概:“我们从事乡村教育事业数十年,知道乡村教育一直在硬件投入上不太够,现在看到学生人手一台平板,觉得非常了不起。孩子们能接触到新的教学方式,而作为老师,我个人也很感动和感概,觉得乡村教育还是很有希望的。”

董爱民也说道,信息化是弥合城乡教育资源鸿沟的有力手段之一。有了智慧课堂,学生们能接触到外面的优秀教育资源、省内外优秀教师的远程课堂、标准的英语发音等等,“乡村的教育自信正在提升”。

“要做好乡村教育,首先要热爱,其次要有智慧,全市统一的智慧学校建设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董爱民表示,他将尽校长之所能,带领全校师生共享时代发展机会,让娃娃们可以立足于大山,也可以走向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