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肇庆

肇庆非遗传承人丨这张上百年花席,如今她仍在坚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门手艺,一生坚守,中华精髓,非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底蕴,肇庆本土的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皓若星辰,在非遗传承人默默坚守之下愈发熠熠生辉。

每一项非遗传承的背后,都镌刻着肇庆非遗传承人恒久的信念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坚守。

高要金渡花席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

或许有点陌生,

但对于很多老肇庆人来说

它是家家必备的“纳凉神器”

被视为珍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牌坊广场摆放的花席市场(资料图片)

明代中叶,

高要金渡便开始用蒲草编织草席,

清朝时期,金渡草席已然名声在外

故今天的草席又叫“金渡花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

花席逐渐被替代或者淘汰……

2009年,肇庆"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被广东省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濒危项目。

图源:高要文化馆(资料图片)

在高要区,

有一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冠醒

她从1997年起便开始推广花席,

开设草席编织课程,坚持创新,

通过绘画、艺术花席等再现花席编织情景。

带着情怀推广花席编织技艺

何冠醒的家乡

高要区莲塘镇是花席的重要产区,

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学织席,

一直到大学毕业出来工作,

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织花席,

那时花席的生产销售还很活跃。

何冠醒展示花席编织技艺,背后是其编织的艺术性花席。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同时,作为一名美术老师,

她经常要参加创作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

她想做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事情。

而织席是她最熟悉的、最能随心所欲的东西,

于是便开始了她第一次的创新创作,

用编织花席的手法创作了一张作品《草席歌》,

将草席生产的几个工序编织成图案。

编织作品《草席歌》。图源:肇庆美术馆

为了便于教学和推广,

她还用纸条代替蒲草教学编织,

创造了《仿草席编织的纸条编织》的

教学内容和方法。

何冠醒

这个过程中,我对花席的实用认识提升到理论认识,这是编织法的创新、教学上的创新。那时,金渡花席已经走向了没落,带着对花席的情怀我坚持下来了,成为传承人后,多了一份责任、使命感。

何冠醒创新设计的《魅力中国城》花席。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传承推广难题不少

在编织技艺上,

何冠醒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创新,

让花席从实用性走向欣赏性,

又从欣赏性回归到实用性,

再走向立体。

但现在织席的人已经很少,

仍在坚持织席的都是老人,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

加上当地的蒲草

已很难达到编织花席的要求,

想要培训推广难度不少。

何冠醒

现在当地的蒲草长到一米左右就枯顶,长不高。以前可以长到两米多,有一句话叫“青针到顶”,就是蒲草的质量很好,从底到顶,都是保持青绿色的。当地的草已经很难达到编织花席的要求了,蒲草的种植保护工作需要加强。

推动花席回归生活

何冠醒在教学上坚持了20多年,

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用绘画展现花席编织的各项工序、

编书、办展览,在学校宣传教学。

她坦言:随着社会发展,花席很难回到以前的鼎盛时期。现在有竹席、藤席,还有空调,选择变多了。上了年纪的、使用过的人都知道花席的好处,但遇到的难题有材料、技艺传承,还有就是价钱较高。花席编织的各个工序都是纯手工,能使用机械的只是包边,成本很高。

金渡花席编织传承课堂。图源:高要文化馆

花席要从欣赏回到实用,

就要更加环保健康。

所以何冠醒现在织的花席都是没图案的,

尽量不用化学染料染色,保留蒲草的香气,

根据蒲草本来的颜色深浅,

编织出不同的纹路。

同时,她也在努力让编织技艺从平面走向立体,编织一些在现代生活更加适用的东西,比如手袋、纸巾盒等,比较受女士的欢迎。

何冠醒用花席编织技艺编织的篮子、手袋等立体作品。

退休后,何冠醒

会考虑收一些“入室弟子”,

做一些真正的传承,

并考虑在阳台种植更多的蒲草,

尝试推出花席销售,

让更多人重新认识金渡花席。

非遗,记录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无论昨日今日还是明日,

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都是要坚持的事。

希望这一民间手工技艺

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

来源:西江日报、多彩肇庆

陈茵

审核:潘月媚、陈菲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